新余光伏交易市场2010年开始筹备,开出的优惠条件非常诱人:对进驻的商户不仅免装修费,还免去3年的租金,企业上缴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90%及其他代征的地方税(印花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等)地方留成部分的70%也将奖励给企业,期限3年。
毕竟,在行业复苏初期,由于产业链扩产动力不足,这类企业暂时还难以受益;但另一方面,盈利低迷也迫使这些企业通过拓展新业务来平滑业绩波动,如晶盛机电进入电站领域、精功科技开展设备租赁业务,后期业绩改善、迎头赶上大部队应是大概率事件。截至9月底,这些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133.55亿元,环比6月末的136.59亿元已开始下降,意味着资金周转率正持续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0亿元,虽然相比6月末的13.24亿元有所下降,但比之去年遍及全行业的钱荒也已明显改善。
而近日国家能源局又在《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的函》中要求,在不出现弃光限电的情况下,2014年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将提高20%达到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将达到8GW,首次超越集中式地面电站受益于今年政策暖风频吹,光伏板块业绩好转并不出人意料,但这点微薄的利润与其他行业板块业绩的光鲜亮丽相比显得那么寒碜。不过可喜的是,如果分时段来看,第三季度实现收入98亿元,同比增48.11%,增速较第二季度的17.88%已有明显扩大。尽管股价较年初上涨了近22%,海润光伏仍以亏损2.55亿元赫然入围今年上半年前十大亏损企业名单。沪深两市2467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9.72%;净利润1.72万亿元,增长14.54%。
高达5亿元的净亏损,使刚刚上市三年的天龙光电登顶当年创业板的亏损王,并创下了创业板公司一项新的亏损纪录。截至9月底,这些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133.55亿元,环比6月末的136.59亿元已开始下降,意味着资金周转率正持续上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0亿元,虽然相比6月末的13.24亿元有所下降,但比之去年遍及全行业的钱荒也已明显改善。光伏电站大跃进:产业过剩恐向下游转移!伴随光伏发电装机配额制的落地,就目前来看,我国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已经基本出台完备,一些细则性、指导性的相关文件也会逐渐颁布并落实,制约产业发展的多重顽疾会得到彻底破解,而产能优化、结构调整则会迈入全新阶段。
真正值得业内担忧的是,下游光伏电站建设已经出现过热征兆,如果继续力推光伏电站则无异于饮鸩止渴;若光伏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光伏产业会否出现新一轮大跃进?困扰中国光伏界多年的产能过剩会否按下葫芦浮起瓢,从上中游向下游应用环节转移?业内现唱衰逆流:分布式光伏发电没钱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光伏发电配额显示,明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共计约11.8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约为7.6GW,而地面电站则仅在4.2GW。究其原因,有业者直言,分布式光伏体量小、分布广、管理难度大,注定其吸引力不如大型地面电站;若政策不加以进一步的倾斜和保障,能源局的宏大规划将沦为一纸空谈。大容量光伏发电基地的上马符合我国太阳能资源集中、电力行业集聚化的基本特性,更契合地方政府贪大求全、快速出效益的政绩思维;而相比之下,分布式光伏的大力推广在帮助企业消化库存方面作用有限,效益的释放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并网问题,不受待见也就不奇怪了。而相比之下,虽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电价补贴水平并不逊于金太阳,但补贴却是在其20年的运营期间按实际发电量逐年发放,这就要求开发商前期投入大量资本金。
当年的金太阳之所以能令业者趋之若鹜,就在于其按装机容量一次性发放补贴,且前端补贴的模式相当于开发商获得一笔免费融资;一旦中标金太阳,开发商无需投入太多资本金即可建成项目,并获得发电收益。不愿静下心来通过改善运营水平、逐步提高项目收益率来稳健获利,而总是抱着捞一把的心态、指望一个项目短期内就能发大财,失望自然也是意料中事。
纵观国外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度,主要包括德国的固定电价制度、英国的招投标制度、荷兰的绿色电价制度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的配额制。届时,光伏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流毒尚未完全肃清,新一轮的发电产能过剩又将汹涌而来;一个光伏应用大国形象是打造起来了,而光伏强国梦却是渐行渐远了。可见分布式发电并非没有盈利前景,只是开发商是否愿意安心做好建设和运营维护,耐心静候收获的季节。在这样的思维导向下,一旦光伏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恐怕光伏产业又会出现新一轮的大跃进,只不过光伏电站代替了往年的电池组件工厂。
金太阳再好也已是昨日黄花,何况其事前补贴的模式致使骗补丛生,废止是必然的归宿。统计结果显示,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0GW;年底国内累计光伏装机将达16.5GW,包括分布式光伏项目5.7GW,光伏电站约10.8GW。但笔者却认为,装机容量配额目标的达成并不存在难题。其实,在各省市征求方案逐步上报的同时,能源局已经对2013年光伏装机规模做了一个预测性统计。
而兴建光伏电站便成了消化库存、提振市场最重要的手段,尽管并网效率低下、盈利能力羸弱,但光伏项目的审批速度却日趋加快。值得留意的是,上游多晶硅、中游光伏组件的过剩产能正在逐步淘汰或消化,而下游光伏电站环节却出现了过剩迹象,产能过剩有从上中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这不得不引发中国光伏人的高度警醒。
其实,多数光伏企业和电站开发商都知晓,并网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其涉及电网公司、地方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大干快上扎堆建设光伏电站势必会产生光伏发电能力的过剩和闲置,眼下抢装大戏看似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值得忧虑的倒是,一旦光伏产业所有问题集中到下游电站环节,则产业链条更加脆弱不堪;电站并网和资金补贴不能及时跟进的话,整个产业有可能全面崩溃,中国光伏业的复苏终将化为泡影。
就往年来看,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上中游,而下游光伏应用领域的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光伏产品对外出口量居高不下,直到欧美相继对华双反后企业在国外市场折戟沉沙,相关部门和光伏巨头才将重心转向国内。对于已经习惯了赚快钱的光伏电站开发商来说,这种细水长流的收益模式显然不对胃口,各种抱怨和吐槽也就不奇怪了。这样看来,部分业者对于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上心,说到底还是自身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这样看来,虽然分布式光伏今年才被扶正,但整体规模已达到传统地面电站的50%,后发优势明显。其实,业内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嫌弃也很能说明这一点。然而,市场对这一光伏应用领域的重大变革却并不看好,业内更潜滋暗长着一股唱衰分布式光伏的逆流。
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供电公司必须通过市场寻求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和最灵活的方式来完成配额标准;而政府的角色则简化为制定目标、监督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有效监管。就现阶段的中国来看,虽然还面临电网企业垄断经营、电价形成机制有待改革等问题;但笔者相信,实行配额制后的中国光伏业,终将向上述发展方向靠拢,分布式发电在中国大有可为
李河君似乎一点都不避讳自己与政府的亲密合作,虽然近几年汉能在各地兴建生产基地也引来低价圈地、与地方政府一起成长的质疑评论。在最新发布的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单中,李河君以665亿元的资产跃居第四名,成为能源行业的首富。
这个行业门槛很高需要很多的银子这个行业里并非只有李河君看到薄膜的未来机会,除了技术,其资金门槛也挡住很多企业的脚步。让李河君和他的团队如此有底气说薄膜技术转换效率与多晶硅相若,而成本架构更具竞争力,原因在于他们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实行全球技术整合战略。
到目前为止,汉能控股已经在海外收购了三家薄膜技术领域的企业。一提到光伏大家都想到晶硅,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不会很遥远,提到太阳能,大家一定会看到穿在衣服上的薄膜,自己家发电的薄膜,汽车上的薄膜。煤的分布不一样,而太阳对谁都一样。相对商业上的成功,李河君更看重这个项目带来的品牌效应:商场其实没有什么诀窍,二十多年下来摸爬滚打,就一个字,信,别人信你,什么都好办,别人不信你,什么都难办,李河君不仅感慨:在与地方政府见面时,别人估计就在想,这小子既然能把金安桥大坝做好,也能把跟我合作的事情做好。
这个行业门槛很高,需要很多的银子,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没有这个能力去做,李河君对记者说。他用黑白电视、彩电和液晶电视的关系来比喻多晶硅与薄膜电池,黑白电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有市场,但未来一定会被液晶电视和彩电超越。
这是汉能海外并购的第一单。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李河君一如既往高调表明他的信心满满:2013年,中国乃至全球,光伏面临大洗牌,光伏产业面临新革命。
目前,汉能控股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总投资额未来将达到2000亿元。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褚君浩也曾公开表示,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突破,由于其具有柔性、轻质、美观等特点,在建筑屋顶、半透明外墙、遮阳系统等领域需求将增大。
全球技术整合弥补薄膜电池转化率短板汉能太阳能在今年的中期业绩披露时称,集团未来发展将以薄膜技术为主。李河君是在其新书《中国领先一把》的发布会上做出以上表示的,他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是新能源革命,而这场革命将会发生在中国。他还透露,我们通过整合,我们现在有七个(薄膜技术),马上又要收购一个,要有八个了,技术将远远领先。李河君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才切入到薄膜光伏领域,主攻非晶、铜铟镓硒两类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双流、武进、禹城、邳州、双鸭山等,官网中宣称产能已达3G瓦。
2012年6月5日,汉能收购德国Q-Cells子公司Solibro的股权。李河君给自己定了一个十年计划,100亿的煤将会被大规模的替代,10年会有很大的改变,克林顿潘基文都有预期,新能源将造福50%以上的地区,到了2020年,我希望汉能控股可以像三星在韩国,微软、苹果在美国一样。
在此之前,他因以唯一一家民企身份参与兴建金安桥水坝而一举成名,目前水电业务也是汉能目前主要收入及现金流来源。而李河君仍再次用这样的猛言以表明自己对薄膜远景的看好。
薄膜化,柔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Solibro生产的薄膜电池中,小尺寸冠军电池已实现铜铟镓硒(CIGS)全球最高的转化率18.7%。